close

我們的親子關係(本文刊至83期會訊)------ By冰琪玲                       

   "凡事自己做"是我從小到大的信念,小時後我努力表現做個乖小孩,想要討父母開心。因而養成了自己做的習慣,慢慢長大以後隨著年齡及能力增長,會做的事就越來越多,外面吃過好吃或不好吃的東西都會學著自己做成自己喜歡的味道。買的東西不如期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就自己動手做。感覺家沒溫暖,就期望擁有幸福家庭,因此早早走進了婚姻,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創造一個和原生家庭不一樣的家庭,婚後至今才知道並不容易。

 IMG_0750_簽名  

 

    婚後不久就有了第一個孩子,原本考慮孩子要自己帶還是上班,後來因請產假遭到遣散就順理成為家庭主管,記得當時雖然年紀小,確能因著自己有照顧特質,將孩子照顧的很好。照顧並不難,難的是教,幸好婚後一直有學習成長的環境,認識很多年長的朋友,常就親子問題交換意見,自己也會看書學習,就教養的觀念自己能夠不斷更新程式。

    我是個早熟的孩子,童年常見父母為錢吵架,沒有人關心我心裡想什麼,我過的一點也不開心,不想讓孩子跟我一樣,我認真的學習不要錯待他們,使他們受傷,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親的財產,我向來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將自己未完成的期忘加諸在孩子身上,也不為分數的高低與孩子斤斤計較,我們沒有太多緊張的親子關係,因此我的兩個青少年孩子,老大善良有愛心,老實又獨立,記得他小學時,有一次賑災捐款,他將存了很久的所有財產三千元全拿出來捐,又有一次,他因路人要借五十元,沒借他而懊惱。這樣一個善良的孩子,我一點都不擔心他會變壞。老二則是個精明、情感細膩的孩子,他總是知道怎樣得到他想要的,吃東西時也常會先問媽媽要不要吃,真是會擄人心。比起多數同儕他們算是乖的孩子,常聽朋友說自己孩子是如何對父母親說話,態度語氣如何惡劣,在我們家是不會岀現的,我覺得當我們懂得尊重孩子孩子也會懂得尊重父母。

    我是從自己當孩子的角度和孩子相處,聽聽孩子的聲音,避免誤會孩子,過去傳統教育是孩子一定要聽父母的而父母親常是不聽孩子的聲音 ,長久的掌控孩子,當然在青少年所謂叛逆期他們會叛逆,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追求做自己,而我們做父母的若不放手就會使得關係變的緊張。

    現在才知道,親子關係對我來說不難,原來夫妻關係對我來說是困難,才知道夫妻關係會影響到孩子,成為幸福家庭的遺憾。

我們婚姻發生問題時,我也不在孩子面前吵架,更是沒有和孩子談論誰對誰錯,或是批評對方,有些人認為應該讓孩子知道,一個人扛太辛苦了,但我覺得,孩子知道又幫的上甚麼忙呢?只是將壓力加諸在孩子身上,多些人痛苦罷了!一個是爸爸一個是媽媽,要讓孩子當裁判還是要孩子來決定我們要不要離婚,或甚至要他們選邊站,這些對孩子來說都太沈重了。當然孩子不是父母的財產,若家庭有變化時也必須在必要時和孩子談論父母的想法,也聽聽孩子的想法,原生家庭也是影響下一代婚姻好壞的因素之一,現在的我也正努力學習,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希望能帶給下一帶有好的婚姻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晚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