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懷文

身為學社工的人,對「同理心」這個名詞早已不陌生,

在課堂上老師的口中聽過、在教科書上面看過、在上台報告時大家講過、在報告作業上面寫過
… …

但到底有沒有「用過」?我想,這就是我之所以要上這堂課的主因。



老師將我們分組,一組裡又分為學員、陪談者和觀察者的角色,

由學員闡述最近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再由陪談者試著進行同理,觀察者則在旁觀察雙方的互動關係。

很幸運地,剛好我所屬的組是今天課程中討論最多的一組,也因此感受更為深刻。



為觀察者的我發現到陪談者的肢體語言,例如點頭、微笑、專注傾聽等親切的態度,

皆能有助於談話的進行,即使剛開始學員與陪談者都有些緊張,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但在陪談者的主動提問下,雙方的互動關係便隨之建立,學員也能根據陪談者的問題回應,談話因此便能繼續下去。

但之後在分享的時候,我們這組的學員表示
自己的感受並不如我所敘述的那麼美好

他說過程中並沒有達到他預期的期待,雖然陪談者在彼此對話的時候有給予一些正面的肯定與稱讚,

但其實學員反而會對此產生質疑,他希望陪談者能站在理性第三者的角色提供自己建議,

而非類似朋友只是純粹支持自己的行為,
這是我沒有觀察到的部份



因此我覺得自己在課程中受益良多的,便是了解到「同理與同情」兩者的差異。

若是「同理」變成「同情」,陪談者自身的經驗感受可能會蓋過對方,

當自己因為有相同的情緒而隨之起伏時,反而會喧賓奪主,

不以對方經驗感受為主的結果可能無法拉近彼此的距離,甚至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產生不信任或質疑。

我體會到同理心運用的困難,有些學員可能會希望陪談者丟出問題,讓他們可以進行自我反思,

但或許有些學員會因此感到不被信任而受傷。

舉例來說,學員希望陪談者適時向他提問「你覺得你這麼做是對的嗎」,

但或許有些人聽到這樣的問題,會解讀為「你會這麼問一定就代表我做錯了」,

如此一來不但無法激發對方反思,還讓對方誤以為陪談者在責備他。



最後,我覺得老師說得很對,傾聽的「聽」裡有耳、目、心

就代表我們要用耳朵仔細聽、用眼睛仔細看、用心設身處地去體會

在尊重對方的同時方能真正站在對方的立場,抓住他的想法感受。

正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如此複雜,人的心思如此敏感,

所以才有瞭解和學習的必要,只是我們都常常忽略了同理的重要性。

希望未來在日常與人相處的時候,就能適時運用同理心的技巧,

在貼近別人內心的同時,也能藉此更加了解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北晚晴 的頭像
    台北晚晴

    台北晚晴

    台北晚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