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68888_392519831481525_7985008974007107584_o.jpg

#圖片來源: FB搜尋:「老大人Dad's Suit」 https://www.facebook.com/thedadssuit/

故事描述年逾八十的金茂,雖然育有一兒一女,獨自居住於平溪的透天厝,每當想找人說說話時就會爬上山頭,在妻子的墓旁坐上好幾個小時,和妻子聊聊最近的所見所聞,沒想到突然其來的一場事故,讓金茂暫時失去自理能力,兒子益正表示礙於要照顧妻子無法搬回老家,心急的女兒玉珍自願回家照顧金茂,卻也意外發現金茂深藏多年的秘密和一隻神秘老皮箱。一套穿不下的舊西裝,帶出了金茂厭世的念頭。唯一能讓金茂打消此念頭的,就是他那尚未成婚的金孫凱凱。這天,玉珍推輪椅帶金茂上街,欲為不知何時才會舉辦的婚禮去訂做新西裝。殊不知,西裝對金茂而言,早已有著完全是另一層面的象徵意涵。他一心只想回到平溪,去走上最後的一哩路……。

這個故事呈現家中有老人,每個人所面臨的壓力及期盼。

年老的金茂在能自理生活時,雖獨居但也簡單自在,除非必要,不會麻煩為生活奔波的兒子。但是生病失能時,金茂不得已找來兒子阿正。在阿正面前,金茂必須因為自己的失能而有求於兒子,卻又同時想保有做父親的強烈自尊,內心強烈的矛盾讓金茂忍不住對阿正大小聲。

兒子阿正為了家計,努力工作,妻子為了家用也不得不在家做起保母的工作,台北的生活並不容易。父親金茂的生病無疑為壓力沉重的阿正再添一個重擔。因此當玉珍質疑哥哥阿正想把老父送往養老院的念頭時,阿正忍不住大吼:「我也是人,我也會累﹗」

女兒玉珍在父親眼中是潑出去的水,玉珍想盡辦法要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卻因為自己是出嫁的女兒,對父親而言總是欠缺陪伴身旁的正當性。玉珍困在想盡孝卻因身分而無法盡孝的衝突裡,金茂則困在不該讓出嫁女兒回娘家照顧父親的傳統觀念裡。

金茂和兒子、女兒的衝突、拉扯,讓金茂更覺得自己在這世上是多餘的、累贅的,離開人世似乎是為兒女解開束縛的唯一方法。

金茂的想法也許是很多年近黃昏的人暗藏在內心深處的擔憂,但是老人真的是多餘的、累贅的嗎?換個角度想,孩子小的時候,吃喝拉撒睡無一不需人照料,對父母親而言養育的工作辛苦萬分,偶爾也會覺得孩子是多餘累贅的負擔,但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期盼和喜樂。年老逐漸失能的生命如同倒帶的人生,慢慢回到初生時生活無一不需人照料的生活。和孩子不同的是,孩子對於「被照顧」這件事覺得理所當然,老人卻覺得「被照顧」是有損自尊的,因此害怕「被照顧」,無法像孩子般享受「被照顧」所蘊藏的愛意。如果金茂能接受自己需要「被照顧」的事實,放下當家庭支柱的自尊,就不會對阿正大小聲,也不會抗拒玉珍的照顧,反而能享受家人間相親相愛的天倫之樂。

戲中另一個議題是「養老院」。養老院是兒女遺棄父母親的所在嗎?被兒女送進養老院的老父老母總覺得,就因為自己是累贅才會被送到養老院;做兒女的也總是為了把父母親送進養老院而深深自責。因此,養老院裡總瀰漫著深深的、沉沉的怨氣。同理,父母親會認為送孩子上幼稚園或送保母家就是遺棄小孩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養老院是人間晚晴的樂園,還是人生最後一哩路的候車亭,端視老人的一念之差。如果把養老院當成與人生最後一哩路的同行者共享生活喜樂與悲愁,生命就多了許多知己;如果把養老院當成人生最後一哩路的候車亭,日日夜夜只等著最後一班車送自己上路,生命不只索然無味,而且孤獨悲苦無人知。

愛,不因分離而淡薄,但是會因為自由的、喜樂的生命而更顯豐厚。年老的父母需要孩子的關愛,但是不要因此捆縛孩子和自己。老人的身體可以失去自由,但是心靈可以是自由開放的,學習並接受自己有一天是失能的,需要被照顧的,像個孩子般坦然接受所有的安排,也許我們的孩子能從照顧我們的歷程中發現生命的智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晚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